东南亚中心2018年学术年会暨中缅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合作研讨会闭幕
1月30日至2月3日,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简称东南亚中心)在缅甸首都内比都组织召开学术年会暨中缅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合作研讨会。会议期间来自国内14所科研院所(大学),以及缅甸林业研究所、林业与环境保护大学、曼德勒大学、仰光大学、密支那大学、耶津农业大学、缅甸花卉组织七个缅甸单位与会代表听取了东南亚中心4个核心研究团队和28个项目组的科研工作进展报告。中科院代表团和主要合作单位缅甸自然资源与环保部林业司、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就在缅甸开展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和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沟通和探讨。与会的各研究团队和项目组成员充分展示了各组的工作进展与亮点,中缅科研院所的6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缅甸等东南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民族医药、惠及民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展开了学术交流。
研究人员进行汇报
由东南亚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智宏院士担任评审会主席的专家组对各项目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综合评审。东南亚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组针对项目的进展、阶段性成果、工作积极性、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并对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激烈地讨论评选,最终核心研究团队:杨雪飞副研究员带领的传统医药与民族植物学研究组、谭运洪高级工程师带领的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获得优秀;区域合作项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李枢强研究员的《东南亚洞穴无脊椎动物的分类、起源与保护》、版纳植物园林露湘研究员的《热带森林纬度梯度的树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 基于中南半岛8个大型森林动态样地》、中科院植物所金效华副研究员的《缅甸北部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和生物地理学研究》、成都生物研究所汪松虎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柴团耀教授合作的《缅甸抗逆低镉水稻种质资源发掘、机制解析及杂交水稻技术试验示范》项目获得优秀;重点领域拓展项目:中科院植物所侯仲娥研究员的《东南亚跳钩虾的进化格局及其在陆地生境中的多样性形成机》项目获得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由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员的《原指树蛙属Kurixalus物种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项目获得优秀。
在中缅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合作研讨会上,中缅合作单位代表和分管领导就中缅研究人员联合申请科研项目、标本交换、联合培养人才、共建东南亚中心缅甸中心以及定期的沟通交流机制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双方代表均表示将加强交流,相互尊重,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原则,全面推进东南亚中心建设工作。
中缅合作研讨会
此次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东南亚中心缅甸办公室的四个核心研究组实验室,让项目组成员充分了解东南亚中心的海外办公环境。同时应邀访问了缅甸国家公园(彬乌伦的Maymyo植物园),对缅甸典型的植被类型和代表植物种类进行了初步了解。
东南亚中心办公室参观合影
访问彬乌伦的Maymyo植物园
另外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陈进主任、院国际合作局李寅副局长等人员拜会了中国驻缅甸大使洪亮。双方就东南亚中心的发展、中缅科技合作等进行了交流。洪亮大使对中科院及东南亚中心在缅甸开展的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肯定,通过东南亚中心的工作,中缅两国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为今后深入合作打下扎实基础。
与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会谈
闭幕式上,学术委员会专家对东南亚中心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缅甸林业研究所所长Thaung Naing Oo博士对中科院对缅甸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做出的努力与贡献表示感谢,并指出这不仅仅只是两个研究所之间的合作,更是中缅两国的合作,缅方的科研人员从中获得了较大提升,在新的一年里,希望中缅双方继续深入合作,支持缅甸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缅甸林业研究所所长Thaung Naing Oo致闭幕词
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李寅感谢了缅甸自然资源环保部对东南亚中心的大力支持,强调需进一步改善东南亚中心的科研基础设施,引进更多的科研人员,集中科研力量,明确研究方向,重点突破,凝练重大成果产出。作为中科院的境外机构,要紧扣“一带一路”倡议,充分考虑整个机构对所在国家的社会影响,关注当地民生。同时欢迎更多的缅方青年研究人员到中科院深造,为东南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李寅致闭幕词
许智宏院士总结指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没有国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要充分了解该地区物种本底资料,因此物种调查尤为重要。另外要注重东南亚地区青年人才的培养,不断强化科研力量。最后,版纳植物园主任、东南亚中心主任陈进总结发言表示此次学术年会和研讨会,中缅科学家齐聚一堂,讨论充分,成效显著,期望双方继续深入合作,推进东南亚中心和缅甸科学快速发展,并宣布此次年会圆满闭幕。
许智宏院士致闭幕词
本届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中缅双方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动,也让缅方充分了解了东南亚中心的科研成果及工作水平、学术实力及精神风貌。东南亚中心将根据建设进程和实际需要,形成在东南亚国家轮流召开学术年会的机制,切实加强同各东南亚合作国的科研交流和合作,不断提升区域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