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要闻

云南省热带亚洲榕-蜂群落构建与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培训班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26
来源:热带森林生态学实验室

11月19日至24日,云南省热带亚洲榕-蜂群落构建与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培训班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举办。该联合实验室于2025年7月获批成立,由云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执行期三年。本次培训班邀请了联合实验室国内外成员参加,包括来自美国、法国、泰国、尼泊尔、马来西亚的国际科研人员,以及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国内同行。

开幕式上,版纳植物园主任、研究员星耀武代表依托单位致欢迎辞,祝贺联合实验室成立,并表示版纳植物园将为实验室提供科研平台与团队支持,助力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星耀武与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法国国家科学院功能、进化与生态研究所教授Finn Kjellberg共同为实验室揭牌。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彭艳琼介绍了成立背景、团队构成、研究内容与未来计划。

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培训期间,团队成员围绕热带亚洲地区榕树-榕小蜂-食果动物等多营养级群落主题,进行了9场学术报告,内容涵盖马来西亚沙巴榕树种质资源收集与生态恢复、尼泊尔榕树多样性分布与生态服务功能、泰国生态修复样点规划、全球榕树种类更新及婆罗洲地生类榕果的多样性、榕树与传粉榕小蜂形态特征解析、榕-蜂系统中沃尔巴克氏体的互作及协同演化、榕小蜂群落构建、榕树食果动物的多样性等。上述报告系统展示了不同方向研究的最新进展,也分享了相关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体系。

参会人员合影

11月21日至24日,与会人员开展专题培训与实践:泰国专家进行榕属植物分类授课及标本采集鉴定指导;协同进化组团队成员带队野外采集,培训榕果物候观测及食果动物观测方法;针对大果榕复合体研究,在专家指导下核对模式标本、检视馆藏标本、补充野外采集,并获取高清花形态影像。此外,与会者就榕-蜂化学通讯、协同多样化及食果鸟网络等正在开展的研究进行深入讨论,达成区域性合作共识。

野外和室内培训

此次培训聚焦亚洲热带区域,整合多国同行成员优势,统一研究方法,为联合实验室推进跨国家和跨区域联动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作者:苗白鸽

责任编辑:庄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