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举办
10月24日至26日,第七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举办。本届论坛由植物园科普工作协作组、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中国植物学会和云南省生态学会联合主办,版纳植物园、云南省热带雨林与亚洲象保护重点实验室、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新发展研究所和长三角科技传播与创新转化中心联合承办。
本届论坛主题为“科学教育背景下的自然教育”,来自中国科学院所属机构、植物园、高校、科普教育基地、自然教育机构和中小学等的科学教育工作者及自然教育实践者120余人现场参会,线上参会超过5100人次。
开幕式由版纳植物园党委书记、副主任甘烦远主持。版纳植物园主任、研究员杨永平,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新发展研究所长、教授李越为本届论坛开幕致辞。杨永平回顾了自2016年论坛创办以来在探索科学教育前沿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通过科普研学助力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李越介绍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成立背景,并表示将继续与版纳植物园携手组织好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
本届论坛包括4场大会报告、18场专题报告、7场案例分享报告、25个板报交流以及5个单位的文创产品展示等环节,为参会嘉宾搭建了深入交流、共谋合作的平台。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植物科学画画家曾孝濂,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大鹏,版纳植物园研究员陈进以及长三角研究院教授李越4位专家受邀作大会报告。专题报告环节的18名报告人围绕科学教育的趋势与未来、基于场馆与基地的自然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与自然教育、研学旅行发展的新探索与实践四个议题分享各自领域的最新进展。与会代表在圆桌交流会环节深入讨论,跨领域的思想碰撞激发了科学教育与自然教育的新思路。
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于2016年创办,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科学教育从业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已逐渐成长为中国科学教育领域多学科交流的高质量平台,引领国内科学教育、环境教育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自然教育在国内迅速发展,本届论坛积极回应自然教育发展过程的热点议题,汇聚了科学教育和自然教育的新思考、新实践,对如何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具有重要启示。
论坛现场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