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要闻

第五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聚焦生态文明教育

发布时间:2021-12-09
来源:环境教育中心

  127日至8日,第五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在线上举办,论坛以“教育助力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与传播”为主题,汇聚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传播等领域的思想者和实践者,共同从生态文明教育理论探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视角、生物多样性保护传播创新、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四个专题角度展开讨论,旨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更加全面、系统、创新的发展。为期一天半的论坛议程,设有3场大会报告、10场专题报告和1场线上研讨,来自中国、美国以及英国等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近300人出席并参与线上论坛。

  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杨永平致欢迎词,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致开幕辞。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生物多样性》杂志主编马克平、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素质研究室主任高宏斌分别从“生态文明与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视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解读”的视角做大会报告。开幕式和大会报告由版纳植物园副主任权锐昌主持。

  周德进在开幕辞中表示,希望本届论坛充分发挥在科学教育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汇聚国内外的学术力量,加强科技界、教育界和媒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深耕生态保护方面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为科技创新、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等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杨永平代表版纳植物园向参加论坛的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他表示,中国植物园强调的是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三位一体的使命,本届论坛从教育的角度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理论探索和传播创新,版纳植物园将继续发挥多学科优势,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魏辅文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福祉的重要性及其受到的威胁。他认为生物多样性和健康的生态系统维系着“绿水青山”,每年可为人类提供约125万亿美元的服务价值,满足人类的福祉。科学家应该开展更多原创性研究,在揭示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的同时也要总结已经取得的成果,给公众、社会和世界更多信心。中国生态文明战略可以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

  马克平认为以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强调的是保护,而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视角强调要通过修复提高保护的增量,特别是通过变革性改变,也就是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实现绿色发展。通过保护、修复、变革性改变三个方面共同努力来减少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实现生物多样性下降曲线的反转。在保护受威胁的物种、生态系统以及珍贵的种质资源的同时,还要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关注各个国家建立保护地的面积和潜力,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协同治理。

  高宏斌与会解读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他首先比较了《原纲要》与《新纲要》的主要差别,提出当前我国科学素质建设的新使命、新路径、新目标、原则,并提出未来应面向包括青少年、老年人、产业工人等不同人群开展相应目标提升行动的新任务。

  论坛的专题报告分别从多元、专业的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解读。期间,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新媒体室负责人周恋彤分别通过“国际协作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文明宣教教育的实践”的专题报告,开展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探究;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陈辈乐、浙江自然博物馆生命科学部主任范忠勇分别基于“海南长臂猿保育经验分享”、“拯救‘神话之鸟’”的专题报告,与会分享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案例的独特视角;著名纪录片导演李成才、新华社高级记者岳冉冉通过解析公众所熟悉的自然影像和新闻报道等案例分享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传播创新的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康奈尔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系副研究员李悦、红树林基金会秘书长闫保华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在地实践的视角,分享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开展自然教育的有效模式。此外,在国际专家报告专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Oren Pizmony-Levy以及英国爱丁堡大学莫雷教育学院教授Peter Higgins分别介绍了气候变化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发现、反思,面向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展望未来相关教育从业者应承担的角色与责任。

  论坛的线上研讨以“教育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陈进主持。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汤书昆、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部部长王西敏、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助理教授李彬彬、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中小学后勤分会副会长孙广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校长田军分别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校外教育等专业角度做主旨发言。

  论坛的闭幕式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执行主任周荣庭对参会的嘉宾和观众表达了感谢,同时也强调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作为学术研讨的平台,应以论坛为抓手,将原创性的观点、研究转化为学术文章发表在《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期刊上,做好论坛的学术积累。陈进研究员对论坛进行了整体的回顾,表达了“教育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在当下进行研讨的必要性和时代性,并呼吁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媒体人、学校教师等要继续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方面深耕,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素养的科学内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引领和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全球变化、公共卫生等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愈加强调与反思如何有效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尤其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等高科学素养公民的需求日趋强烈。作为中国科学教育领域多学科交流的高质量平台,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负有思想启航的重要使命。本届论坛通过汇聚全球多学科领域专家学者高屋建瓴的讨论交流与智慧凝结,对我国2020后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与传播的拓展具有穿透性的启示,对以高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教育的返本开新意义非凡。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植物园联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办,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系、《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编辑部承办,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苏州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协办。

周德进致开幕辞

杨永平致欢迎词

魏辅文做大会报告

马克平做大会报告

 高宏斌解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陈进主持“教育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线上研讨

本文作者:杨振、赵金丽、贺赫

责任编辑:yangzhen_151c5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