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形科韫珍花属新物种——吴氏韫珍花
韫珍花属(Wenchengia C.Y.Wu & S.Chow)是唇形科(Lamiaceae)最为独特和珍稀的属之一,其互生叶序,总状花序,及小坚果由特化的细丝与果柄连接等特征在唇形科均极为罕见。该属一度被认为是海南岛特有属,且长期被认为仅含有韫珍花(W. alternifolia C.Y.Wu & S.Chow)一种。
近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植物分类和保护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作发表了韫珍花属的第二个物种:吴氏韫珍花W. wui Bo Li,S.C.Xu & C.L.Xiang。该物种生长于海南三亚白石岭的干旱山顶草甸中,与韫珍花所有已知居群均生长在山谷溪流边不同。野外观察和形态学研究进一步发现它与韫珍花的显著区别:其叶片对生,为长圆状卵形;花萼浅漏斗状,上萼齿披针形,下萼齿连合为梯形;小坚果具8条纵肋。其小坚果在成熟后随即脱落,而韫珍花的小坚果成熟后由细丝悬挂在花萼外侧,直至水流将其冲走。基于二者在形态、生境和繁殖策略上的一系列差异,研究团队将其认定为韫珍花属未被描述的新物种。相关研究结果以“Unveiling the hidden diversity: the second species ofWenchengia(Lamiaceae) discovered from a dry mountaintop meadow of Hainan Island,China”为题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上。海南大学王华峰、李宏杨教授,浙江大学李攀教授,河南大学刘路贤教授等人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提供了帮助。
需要额外强调的是,“韫珍花属”系由吴征镒院士和周铉先生于1965年基于上世纪30年代采自海南保亭县的几份标本而描述发表,中文名及其学名“Wenchengia”均在原始文献中拟定,意为纪念吴征镒院士的植物学启蒙恩师、清华大学吴韫珍教授(Wencheng Wu,1898-1942)。《中国植物志》根据模式标本采集地将该属更名为“保亭花属”,而随着海南行政区划的调整,该属已不产当今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为突出该属学名的历史和人文内涵并避免地名误导,多识团队已将其中文名恢复为“韫珍花属”。吴氏韫珍花的种加词“wui”意在纪念吴征镒院士,致敬他在唇形科分类学研究领域的卓著贡献,并体现中国历代植物分类学者在学术和精神上的薪火相传。
韫珍花(A–E)和吴氏韫珍花(a–e)的生境和形态对比。A,a. 生境;B,b. 叶序;C,c. 叶片 (正面观和侧面观);D,d. 花萼展开;E,e. 花萼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