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简介

园林园艺中心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下属业务机构,主要承担热带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园林景观建设与维护等业务。重点开展中国热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濒危野生植物迁地保护与回归;负责热带战略植物资源、繁殖材料、凭证标本等的收集、培育、开发与应用;负责迁地栽培植物科学信息和园区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和管理等业务。

一直以来,园林园艺中心秉持“秉恒致知、和实生物”的核心理念,传承发扬“扎根边疆、献身科学”的精神,始终坚持植物引种驯化与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在保护好我国稀少的热带雨林的同时,充分利用热带植物资源的优势和科技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的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及“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国家,造福人民,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组织架构

园林园艺中心现设1名中心主任,2名副主任,下设7个职能组;中心在编职工33人,参编管理8人,项目聘用78人;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1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32人。

园林园艺中心
{{ dept.name }}

{{ selectedDeptInfo.description }}

历史沿革

伴随着版纳植物园的诞生,园林园艺中心应运而生,但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园林园艺中心的名称、业务工作略有调整。园林园艺中心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建园初期的经济植物研究室,而后随着版纳植物园的业务机构调整,园林园艺中心的名称及业务工作也发生变化。

主要的调整阶段有:

·1974年根据相关文件,经济植物研究室分为植物栽培研究室和引种驯化室;

·1987年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更名为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为昆明植物所下属机构,当时研究室改设专业组,果树组、植物技术组、标本园组、经济植物组、速生树木组、濒危植物组、园林组、种苗组都与现园林园艺中心的业务相关;

·1989年恢复研究室建制,设立植物引种及园林研究室(下设有木材组、标本园)、经济植物研究室(果树组、经济植物组、香料组)、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室,所涉及的业务与现园林园艺中心的业务密切相关。

·1997年机构调整,原版纳植物园与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合并,组建新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设立园林与科普教育部。

·2001年,园林与科普教育部划分为园林园艺部、科普旅游部两个独立部门,园林园艺部侧重于物种保存及景观建设,该名称一直沿用至2021年,为更能体现园林园艺的科学研究工作内容,园林园艺部更名为园林园艺中心。

现任领导

园林园艺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历任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为热带植物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任领导

{{ leader.position }}
{{ leader.name }}
{{ leader.period }}

历任领导

{{ leader.period }}
{{ leader.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