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组网站! 2022/04/06 上午9:17:24 星期三

唇形科韫珍花属新物种——吴氏韫珍花

该物种生长于海南三亚白石岭的干旱山顶草甸中,与韫珍花所有已知居群均生长在山谷溪流边不同。野外观察和形态学研究进一步发现它与韫珍花的显著区别:其叶片对生,为长圆状卵形;花萼浅漏斗状,上萼齿披针形,下萼齿连合为梯形;小坚果具8条纵肋。其小坚果在成熟后随即脱落,而韫珍花的小坚果成熟后由细丝悬挂在花萼外侧,直至水流将其冲走。基于二者在形态、生境和繁殖策略上的一系列差异,研究团队将其认定为韫珍花属未被描述的新物种。

2025-07-16

查看详情

鳞毛蕨科耳蕨属两新种-白垩柳叶耳蕨和剑叶鞭叶耳蕨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为蕨类植物大科,物种丰富且形态变异复杂,是蕨类植物分类最疑难的类群之一。耳蕨属(Polystichum)是鳞毛蕨科物种最丰富的属之一,约500种,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多样性中心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西南及邻近地区。该属植物通常被鳞片、羽片基部常呈耳状。

2025-06-13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描述蓼属两新种——西藏冰川蓼和甄氏蓼

其值得注意的是,西藏冰川蓼具有两型闭花受精(dimorphic cleistogamy)现象,即植株中同时存在两种类型的花:一种发育成开花受精的花,另一种发育成闭花受精的花,两种花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二型性。更重要的是,其闭花受精花全部在地下发育,即其茎基部的花序因花序梗伸长而将花序顶入土里,所有花均为地下闭花受精花 (subterranean cleistogamous flowers)。这一繁殖特性在被子植物中较为罕见,此前仅在豆科、堇菜科、唇形科等类群中有零星报道,可能是部分植物为适应特殊生境传粉者缺乏而进化出的一种生殖保障策略。

2025-03-20

查看详情

“睡美人”的发现:记唇形科日轮果属(Heliacria)的发现过程

2025-03-12

查看详情

欧洲东南部发现唇形科新属——岩野芝麻属

基于其孤立的系统发育位置,并结合其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叶片5-7裂,裂片顶端具排水器,窄而直立的花冠上唇,雄蕊和花柱内藏,小坚果三棱形,顶端平截,基部具肉质的脂肪组织等)、染色体数据(2n = 32,其他唇形科植物多为2n = 36)和特殊生境(生长于喀斯特上去岩壁上)的综合考虑,研究团队建议建立唇形科新属——岩野芝麻属(Petrolamium Dragićević, Vuksanović & Surina)

2025-03-03

查看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