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科学种子,培育雨林未来——“成长中的望天树”100期科普活动总结与展望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自2013年启动“成长中的望天树”青少年科普活动以来,截止到2024年12月,累计开展了100期活动,覆盖西双版纳州3个县9个乡镇15所中小学校,惠及学生超1.5万人次,成为版纳植物园青少年科普活动的重要品牌。活动通过主题讲座、自然实践、民族文化体验、观鸟课堂等形式,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前沿科学进展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等内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成长中的望天树”科普活动自启动以来,先后由版纳植物园科普旅游部科普教育组、科学传播与培训部(2015年成立)、环境教育中心(2019年成立)组织开展活动,总计有超过140名科技工作者、研究生以及相关人员参加授课和活动。参加活动的既有版纳植物园杨大荣、彭艳琼、陈占起等研究员,也有很多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活动的科技工作者占比为58.16%,研究生占比为39.72%,近两年活动参与人员以研究生为主。2023年和2024年组织的49场活动,听众人数达到1.29万人次,占全部活动次数的49%和听众人数的85.96%。
图1 各年开展活动次数及听众人数
“成长中的望天树”科普活动覆盖到了西双版纳州三个县,以勐腊县为主(占比88%)。在开展活动的9个乡镇和街道中,勐腊县勐仑镇因距版纳植物园最近等原因,累计开展了81次活动;景洪市允景洪街道、勐龙镇以及勐腊县勐腊镇是开展活动较多的乡镇。
图2 各乡镇开展活动次数
“成长中的望天树”科普活动覆盖到15所中小学校,主要集中在勐腊县勐仑中心小学(占比54%)和勐腊县勐仑中学(占比17%)开展活动。因为版纳植物园距离这两所学校近,并且与勐仑中心小学有联合办学框架协议,所以活动较多在这两所学校开展。
图3 各学校开展活动次数
“成长中的望天树”科普活动得到了版纳植物园研究生处、各研究团队以及业务和支撑部门的支持,也得到了云南省昆虫协会等支持和帮助。
尽管“成长中的望天树”科普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科普活动覆盖面还不够广泛,科普报告质量有待提升、吸引更多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加入活动;加强评估工作以提高科普工作效果等问题。
环境教育中心将持续经营和打造“成长中的望天树”科普活动品牌,持续扎根雨林,以科学之火点亮边疆青少年求知之路,在边疆青少年心中播撒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种子,为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培养新生代守护者。正如项目标识所寓意的——每一株望天树幼苗,终将成长为守护雨林的参天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