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Search Baidu Search
(多个关键字请用"空格"格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版 > 埠外报道

西双版纳报:小虫子关系大环境 勐仑镇多措并举保护萤火虫

时间:2017-08-08  来源:西双版纳报  浏览次数:   作者:刘文光     打印  字体: 关闭

   

  本报讯(记者 刘文光) 5日上午10时许,勐腊县勐仑镇城子村曼俄村小组组长岩糯在村小组活动场所空地上将村民自愿上交的捕虫网兜烧毁,老年协会的老年人在场见证。这是勐仑镇多措并举保护萤火虫等小昆虫过程中,发生的喜人变化。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萤火虫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据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学传播与培训部工作人员刘光裕介绍,中国目前仅江西、海南、广西的部分乡镇及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仑镇等地集中出现萤火虫。萤火虫是一个地方生态环境好坏的指示物种,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昆虫,通过发光来交流信息,其闪亮的频率是寻伴、求偶、避敌的重要信息。

  萤火虫在夜间发光的特性,吸引了一些商人的目光。这些商人通过收购、贩卖萤火虫给婚庆公司、公园等获利。随着萤火虫需求量的增加,一只萤火虫收购价达到1元钱。在萤火虫密集地,一个村民一晚上就能捕捉到几百只萤火虫,长此以往,必将对萤火虫的繁殖生息造成较大破坏。为此,勐仑镇采取多种方式保护萤火虫。据勐仑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任做先介绍,勐仑镇在将萤火虫主题旅游纳入旅游小镇旅游规划的同时,党委政府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勐腊县森林公安局等部门积极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对收购萤火虫的商人进行劝阻、说服和教育。各村小组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教育群众不要捕捉萤火虫,同时组织民兵在夜间开展巡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群众思想转变较大,大家都意识到捕捉萤火虫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捕捉萤火虫最多的曼俄村小组村民波为甩带头向村干部上交了捕虫网兜。他说,以前不知道捕捉萤火虫会破坏生态环境,现在意识到了,以后就不会再捕捉了。城子村主任波燕亮说,城子村将禁止捕捉萤火虫、蝴蝶等昆虫写进村规民约,使保护行动长期有效。

       原文链接:http://www.bndaily.com/c/2017-08-08/66419.shtml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